首頁 > 公司信息 > 思源早讀 · 一周精選丨20161105
分享人:思源丨
<點擊閱讀詳情>
1.華人學者發明新的心臟病干細胞療法
2.告別“輕問診”,轉型互聯網醫院,王航詳談好大夫在線的新戰略
3.公立醫院的檢驗科將被獨立出去嗎?
4.兩篇捅破“精準醫療”泡沫的重要文章
5.10月必看的重磅級研究 Top10
6.新型靶向治療:腦癌兒童的希望之光
7.吃鈣片要小心!過量補鈣也會損傷心臟
8.PatientsLikeMe:深度挖掘患者醫療數據價值
9.報告:2024年,全球過敏原診斷市場將達38億美元
10.兩保合一,“可報銷藥品”究竟如何擴容?
11.阿司匹林抗癌作用終于出指南了
12.國外基因公司商業模式分析:依托先天稟賦系統性布局
13.汪先恩:日本利用中醫藥的啟示
14. 清華大學醫學院慶15周年 成立精準醫學研究院
15.在職醫生將可以辦醫院、開診所了!
16.“誰買單、誰點菜”制度是否靠譜?
17.協和、華西VS梅奧、麻省總醫院,中美最佳醫院大PK
18.扎克伯格投資30億的宏偉目標:為人類細胞建立“地圖集”
19.長海醫院利用CAR-T技術治療白血病獲得突破
20.Nature:益生菌分泌的抗菌蛋白有望克服抗生素抗藥性
21.重磅:醫師執業注冊制度將發生重大變化!
影響力銷售力
8P影響力要素研究,架構醫藥產品的前端戰略與精準化的執行策略。
OCT策劃
政策的限制與控制扼殺了醫藥產品的創意與傳播,但只是一小部分。
處方藥策劃
學術缺失,學術真空—已經成為本土企業臨床市場推進的短板。
藥品包裝
藥品包裝,不僅僅是產品的“臉”,呈現出“企業態度”“產品特征”與患者關系。
新媒體傳播
醫藥健康產品,在網絡媒體的擴張,將成為未來品牌傳播的關鍵要素。
店員與患者教育
店員與患者是購買行為的達成者,產品的認知與美譽,首先來自企業主動性“口碑”。
代表教育與管理
無論是藥店還是醫院,代表的教育與拜訪管理,都是產品銷售的關鍵要素。